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管弦貴陽發布時間:2014-1-20
日前,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在參加省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工商聯、經濟和農業三個界別聯組討論時指出,貴州經濟滯后一定程度意義上就是民營經濟的滯后,因此,就要政策取向等方面給予民營經濟更多的機會和支持,讓其得到更好地發育;民營經濟不但要鋪天蓋地,也要頂天立地。
討論會上,作為此次會議召集人的貴州省政協委員、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劉朝容在以簡單介紹省工商聯近年來如何從無聲到有聲、從無位到有位,以同心思想以及兩個健康發展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為開場之后,討論會的氣氛不斷升溫,大家紛紛爭搶發言,分別就工商聯工作、旅游景區開發、制藥企業并購重組、加快建筑業發展、發揮好商會在招商引資工作中的作用、精準發力推進提高民營經濟比重“五年行動計劃”、支持籌建貴商銀行、進一步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重視大數據引領條件下的新經濟增長模式等問題發言,趙克志在認真聽取后均一一作出回應。
工商聯界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貴州德良方藥業董事長黃秋在提到因地方保護主義、市場化程度低等原因,導致貴州100個旅游景區叫好卻缺乏開發大格局、產業化程度底時。趙克志指出,旅游對貴州的經濟貢獻很大,應該將旅游業作為一個戰略性的產業來抓,需要進一步地深化改革,讓旅游業真正煥發生機。當聽到工商聯界委員、省工商聯副主席、貴州長通集團董事長張釗說到,在省工商聯的牽頭之下準備開辦“貴商銀行”的方案甫一出爐,不到半天就得到30余位民營企業家的積極響應,目前已湊集了3000萬元啟動資金并準備了10億元后備資金。當張釗略顯激動地提出希望能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時,趙克志當即表示,“只要有這樣的精神,我們支持”。
趙克志說,“就業、納稅、國際貿易以及慈善等要靠什么?民營經濟!”貴州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場經濟體系,培育市場主體。貴州民營經濟的落后主要體現在國有企業改革制度上,因此需要去建立一種全新的機制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最后,趙克志表示,應積極推行“一章結、一費清”等工作方法,提高行政審批服務質量和效率,為民營經濟大發展搭建廣闊發展平臺、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記者俞鳳瓊福州報道】福建是民營經濟大省,民營經濟占據著全省經濟總量“三分天下有其二”,面對新一輪的改革發展大潮,如何更好地為民企服務,激發民企的活力與創造力?日前,在福建省政協第十一屆二次會議上,省政協就“加快市場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改善民營經濟服務體系”召開專題協商會,提出建立一個公開、公平、高效、全面市場化的公共服務平臺。來自工商聯、科技等界別的委員們與省委辦公廳等政府職能部門負責人展開面對面交流,就市場化公共服務平臺怎么建設問題紛紛“支招”。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志南出席會議并講話,省政協副主席郭振家主持會議。
會上,福建省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省工商聯黨組書記、課題組負責人王玲介紹了課題調研情況。
王玲介紹,市場化公共服務平臺在減輕政府負擔、提高行政效率、降低企業運行成本、促進民營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獲得了民企的認可。
王玲指出,盡管如此,當前福建的民營經濟服務體系仍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民營經濟服務形不成合力,專業服務供給不足,民營企業自身的技術、人力、融資等方面瓶頸問題尚未得到破解,官辦服務平臺服務手段、內容與市場需求脫節,市場化服務平臺發揮的作用空間有限等。
為此,課題組建議,要建立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出臺福建省民營經濟服務體系建設框架意見,明細政府和市場在平臺建設中的分工,避免交叉重復建設;要加快推動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民辦官助的市場化公共平臺;要加快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的步伐;要優化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方式和效益,試點“金融中介杠桿貸款辦法”,對優質的市場化公共服務平臺,實行服務補助和獎勵表彰等扶持措施。
福建省政協委員、香港祥龍集團董事長景濃提出了五大急需建設的平臺:一是以加強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為突破口,推進投融資平臺建設;二是以產業集群為依托,推進技術支持服務平臺建設;三是以整合社會專業培訓資源,建好中小企業人才服務培訓基地;四是要以建設完善“福建省中小企業服務網”為核心,推進信息咨詢服務平臺建設;五是組織開展各類展覽展銷、貿易洽談、產品推介為載體,推進市場開拓服務平臺建設。
福建省政協委員、新大陸集團董事長胡鋼建議,政府可從對企業的項目補助資金中劃撥出固定額度,作為對經認定的市場化公共服務平臺的專項付款,并聘請具有豐富市場經驗的職業經理人負責公共服務平臺的市場化運作。
鑫橋聯合融資租賃有限公司董事長施錦珊認為,可以學習借鑒發達國家的服務平臺建設,細分市場中每個行業的服務機構,引入市場咨詢研究公司,發揮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等獨立中介機構的作用,對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獨立分析研究,提高其可持續發展能力。
福建省政協委員、福建東方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端生建議,可把不必由政府干預或實施的公共服務事項讓渡給市場來完成,鼓勵和支持有實力的行業協會商會、中介機構、產業聯盟和龍頭企業等民間資本建設市場化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專精特新”和品牌化的服務產品。
聽完專題組的匯報和各位政協委員的建議后,張志南指出,民營經濟是福建最大的優勢之一,要加快建設覆蓋全省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要堅持“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務企業”的思路,大力引導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民辦官助的市場化公共服務平臺。一要抓機制,完善聯席會議制度,監測機制、財政扶持機制和政策機制;二要抓平臺,強化組織推動,加快服務資源整合力度,延伸平臺網絡覆蓋面;三要抓服務,繼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中小服務體系,開展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和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基地培訓認定,完善八大類服務平臺功能;四要抓保障,轉變政府職能,將適合市場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務事項,交由社會組織、中介機構承擔,加緊制定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管理辦法和服務評價辦法;五要抓提升,鼓勵個體工商戶轉為企業和規模以下小微企業上規模,提升民營企業管理水平,“創”字開頭、二次創業、薪火相傳。
【記者易青實習生王呈19日北京報道】今日,北京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閉幕。兩會期間,“創新”又成熱點話題。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31次提及“創新”。
新的一年,伴隨著創新環境改善而來的,還有國內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在此背景下,如何找準新的增長點,不斷激活創新資源,如何以大思維、大文化和大格局,不斷完善創新體系,確保企業發展的協調性和可持續性,3位民營經濟領域的代表委員給我們帶來了他們的切身體會。
“企業創新是一個轉型的原動力。”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曲美家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瑞海感言:“一個企業的轉型、設備升級、管理升級、研發升級、品牌升級、渠道升級都基于創新能力。要進行社會轉型、企業轉型,號召創新是抓住了要點。”
趙瑞海認為,“這幾年,企業面臨著特別好的機遇,也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因為轉型的力度很大,轉型的節奏很快,社會的要求很高,所以一定要跟上社會的步伐,要帶動整個企業員工的思想轉變、行動轉變、能力轉變,任務很重,所以特別地緊迫。”他表示,神情嚴肅,“現在的創新是顛覆性創新。以前是改善型創新,現在的顛覆性創新要推翻原來的格局,你不能用原來的經驗來判斷今天的市場,這一點對于企業來說最難。”
“如何把傳統企業帶到全新的創新的狀態中,這是一個企業需要下功夫的。如果能走出來,走出自己有特色的創新之路,完成了這個階段,就獲得了新生,如果不完成,就會被淘汰,這是企業生存的問題。”趙瑞海說。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非常親切,讓我們看到了希望,非公經濟迎來了新的春天。”北京市政協委員、東方美亞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麗雙代表北京市工商聯作了題為“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破解企業融資難題”的報告,在報告中建議盡量減少、刪除中間環節,讓產銷直接見面,創新市場銷售,希望社會民資與國資在同臺競技,讓民營企業的好產品在原來的壟斷領域打開局面。
此外,在創新驅動發展聯組討論會上,郭麗雙提出,希望政府加大對科研創新的政策傾斜力度,對科技公司加大關注度和政策扶持,幫助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在創新驅動上做出更大貢獻。
“聯東的發展核心在于,各個階段我們都看到了行業、經濟的階段性特征,你必須提早一步轉型,轉型是一定要轉的,只看你在什么時候轉。”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聯東投資集團董事長劉振東如此描述其創新轉型法則:“經濟都有它的階段性特征,行業也有它的行業性特征。”劉振東認為,在當下你做這個行業最好的時候,就要安排轉型。
聯東延續“提早一步”的轉型法則。“目前來看,我們產業園區過去還是在產品階段,用產品給客戶提供價值服務,做了10年。現在的產品每隔半年就要升一次級,如業態的組合、功能的配合。現在競爭激烈越來越突出,資本、信息都是開放的,學起來很快,接下來肯定是創新的時代,沒有創新企業根本生存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