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網—華夏經緯網 記者:石偉 通訊員:汪小蓉 發布時間:2013-5-10
作為祖國大陸一個橫跨物聯網、數字電視和環保科技三大領域的綜合性高科技產業集團,新大陸公司率先把跨境發展的步子邁進了臺灣。2009年,新大陸臺灣分公司掛牌成立,成為大陸第一家正式赴臺投資的企業。
記者日前來到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的辦公室時,她正在準備申請將大陸第一家赴臺投資企業列入國家博物館收藏品的相關資料。王晶說,臺灣公司成立的第二年,新大陸與臺灣世博科技集團就圍繞條碼芯片開展知識產權布局,先后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120項國內專利申請。同年,新大陸與臺灣智原科技合作完成了“全球首顆物聯網應用二維碼解碼芯片”。2012年,新大陸第二代二維碼解碼芯片研發成功。臺灣聯華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宣明智告訴記者:“‘全球首顆物聯網應用二維碼解碼芯片’的發布,是一個跨海峽的兩岸合作產物,雙方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快速完成一個復雜而高難度的產品,是兩岸高科技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大陸為何選擇到臺灣投資?王晶告訴我們:“當初確定到臺灣投資有三方面原因:一是臺灣產業界背景深厚,管理水平比較高;二是臺灣知識產權的擁有及其保護走在國際前列;三是臺灣國際化渠道比較成熟。”
“新大陸初到臺灣投資時即制定了四個目標:一是開發臺灣本土市場;二是通過臺灣輻射全球,走國際化路線;三是借助臺灣的商品化、工業化的設計優勢,提高新大陸產品化及設計能力;四是通過合作取經,提高新大陸的產業配套能力。通過幾年的探索,新大陸赴臺投資的預期目標已經基本實現。”新大陸集團董事長胡鋼告訴記者。
對于新大陸赴臺投資的成功,王晶總結了四個方面的經驗:
在知識產權方面,由于企業高科技投入越大,面臨的知識產權就問題就越多。而臺灣企業擁有先進的知識產權管理理念,新大陸引進臺灣知識產權管理理念,用知識產權做武器布局我們的三大產業,這對新大陸參與全球競爭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在科技創新方面,臺灣是一個資源貧乏的地區,但其作為一個技術追隨者,有著強大的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新大陸向臺灣企業學習,共同創新模式促進高科技成果轉化,同時也增強了企業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
在引進人才方面,臺灣的高科技產業人才比較成熟,新大陸在引進臺灣高科技人才的同時也把先進的企業管理、技術管理和知識管理融入企業,這使得新大陸在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也構建了引進人才的穩定渠道。
在拓展國際化方面,臺灣產業的國際化水平比較高,新大陸借助臺灣國際化平臺,讓全球了解新大陸,進而拓展新大陸的國際市場份額,加快了新大陸國際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