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教育模式解決企業人才瓶頸 曲折前行
來源:福建工商時報 作者:鄭旭光 發布時間:
日前,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物聯網“新大陸訂單班” 正式開班。據悉,該“訂單班” 學制3年,學生畢業后優先到新大陸科技集團就業。
“高職的定位就是為企業培養第一線高級技術人才。”記者從福建省教育廳了解到,“訂單班”只是校企合作的一種模式,也是他們一貫倡導的。
“訂單班”為省內一些企業解決人才瓶頸,促進企業發展。企業已經從中嘗到甜頭,與諸多院校開展了此類合作。校企合作培養的學生更能適應市場需求,“訂單班”也逐年增多,高職院校的熱情也隨之高漲。
不過,在校企合作方面也面臨政策局限、學生實習意愿等諸多困難。
學校 學生更能適應市場需求
“沃爾瑪班”、“國壽銀保示范班”、“盛豐物流班”、“蘇寧班”……
記者在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采訪時,發現了不少諸如此類的有趣班級名稱。
原來,這些班級的名稱都源于校企合作。如“蘇寧班”是學校和蘇寧合辦的,“沃爾瑪班”是學校和沃爾瑪合辦的。
據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黃斌介紹,這些源于校企合作富有趣味的班級名稱,在學校引起不小的轟動。
黃斌介紹, 學校推行的“訂單”冠名班,是學校和企業根據辦學條件和企業用人需求,由企業向學校提前下的訂單,校企合作招收企業冠名班級的學生。今年的“新大陸訂單班”受到學生的熱捧,報道率達95%以上。
黃斌說,“訂單班”是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一種有效方式,使企業用人有計劃性,學校招生有方向性,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加有效率。從以往在第二學年才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模式,轉變到在學生入學時定向招生,即實現了學生就學即就業,上學就定崗,學校成為企業的人才“生產線”訂單班的方式能讓學生用最快的時間熟悉公司的工作流程和崗位定位,讓學校和企業可以做到“無縫”對接。
學院之所以能和多家企業聯合辦學,在于校企合作培養的學生更能適應市場需求。在學校,福建對外經濟貿易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委員會,為校企聯合建立了長效性的合作平臺與機制。
企業 破解人才瓶頸
物聯網作為新興技術,涉及多學科、多技術領域的交叉,物聯網產業人才的培養首先是知識整合能力的培養,重在行業應用。
然而,中國物聯網的高等學校教育從2010 年才開始起步,2011年夏天才剛開始招生,面對全國各地高速發展的物聯網產業,應用人才的極度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物聯網發展的瓶頸。
“破解物聯網人才瓶頸并不難?!毙麓箨懸回撠熑苏f,中國有豐富的教育機構和資源,包括高校、高職和中職教育等,通過傳統的教育和培養模式,人才的供應會相對緊張的情況。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校企聯盟的物聯網教育基地模式,成立校企聯盟的物聯網教育體系和研發體系,打通人才供應端和人才需求端兩個系統,就可以實現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無縫連接。
根據該校與新大陸科技集團簽署的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展物聯網應用技術專業“新大陸訂單班” 培養計劃,并在物聯網教材的開發、實訓室和師資培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合作,聯合培養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人才。
一家參與 “訂單式”教育的用人單位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正處在發展時期,正需要忠誠度較高的員工,可公司聘用來的應屆畢業生往往工作不到半年就離職了,企業成了跳槽的中轉站。所以公司特別需要員工對公司文化的認同,至少能在公司工作2年以上,選擇“訂單式”教育就是為企業自身量身訂做人才。
記者從福建省教育廳了解到,目前省內的福建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福州市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省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技術學院基本都與企業展開合作。
局限 校企合作面臨諸多困難
盡管訂單培養的職教模式為企業帶來好處,但校企雙方考慮的利益不同,導致校企合作也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高職教育的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校熱情高,企業積極性低,即企業‘一頭冷’的問題?!备=ㄊ〗逃龔d高等教育處的唐魯榕說,“訂單班”學校當然愿意,企業訂單了,就相當于學生畢業后有了分配。如果企業愿意的話,學校招生與教學力量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原因是學校的教育環境與企業的生產環境之間、學校追求的社會效益與企業追求的經濟效益之間不能很好地對接。
唐魯榕說,企業不是慈善機構,他們希望學校培養的人才是他們所需求的,能為我所用的。許多企業把合作的基礎僅僅窄化為滿足自身的用工需求,一旦沒有了這個需求也就沒有了合作的積極性。
此外,政府對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缺乏稅收的優惠政策和制度保障,國家對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沒有明確的制度要求,企業參與校企合作不是自覺而是自發的“民間行為”。
據了解,除電子信息、汽車制造有相對應的職業院校專業在招生外,紡織、 塑膠制品以及食品加工等產業,學校尚未開設相應的專業。
對其原因,唐魯榕認為,主要是制造業類的專業辦學投入很大,師資要求高,學校無法承擔這些專業的辦學高成本,校企合作辦學也就無從談起。此外,家長認識制造業不體面。
此外,唐魯榕認為,現在的學生都比較自我,在學校里頭都對社會充滿了美好的幻想,“訂單班”意味著以后就要和企業簽定協議,只能到你的企業里工作, 這是現在很多學生不愿意的。如果這種“訂單班”企業不拿經濟支助來培養人才,又要學生定下來以后來你企業里工作三年,很多學生聽到這件事產生排斥心理。
合作樣本:校企合作進行研發攻關
新大陸對職業教育方面的校企合作一直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新大陸集團有關負責人說,合作院校與新大陸根據物聯網產業人才需求情況,共同開發物聯網專業核心課程,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新大陸提供物聯網產業相關職業資格標準、行業技術標準、相關崗位知識與技能要求等資料。新大陸將利用自身在物聯網應用項目實踐中的各種素材,不斷豐富校方的教學資源庫。
據了解,
新大陸集團與廈門大學合作共建SOC實驗室平臺,加強了新大陸集團在產業化方面的經驗、 技術優勢和廈大多年來在集成電路方面的人才、技術優勢,聯合臺灣的專家學者,一起對這一技術進行研發攻關。
據介紹,“廈門大學——新大陸集團SOC聯合實驗室”,這個聯合實驗在針對“物聯網”產業鏈中的信息識別載體(包括條碼、RFID)及其識別設備中的關鍵技術——“條碼芯片”、“RFID芯片”,及信息識別設備的“專用微處理器芯片”等方面展開IC設計與研究,力求掌握核心芯片設計的關鍵技術,并使之產業化,進一步提升新大陸公司在“物聯網”應用中的核心競爭力。
福州大學物聯網學院,中國科學院——室內空氣中有害微生物的凈化技術,863項目子課題,目前新大陸與和國內多家大學實現了產學研合作。
“人才是最可寶貴的資源,是推動自主創新的決定性力量,也是經濟、科技競爭致勝的關鍵?!鄙鲜鲐撠熑苏f,通過校企合作、自主創新,新大陸實現了一系列高科技領域的 “中國創造”,擁有國際領先、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二維碼識讀技術、行業芯片設計技術、環保紫外C消毒技術與大型臭氧發生技術;2010年正式發布了“全球首顆物聯網應用二維碼芯片”。
目前,新大陸在物聯網領域集物聯網核心技術、核心產品、行業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于一身,是國內物聯網的領軍企業;在三網融合領域,聚焦數字電視、無線通信、無線廣電(CMMB),具備“數字電視運營商整體轉換”端到端整體解決方案能力,是國內領先的數字電視綜合業務供應商和無線通信設備供應商。
作為中國物聯網的先行者與探索者,新大陸在物聯網核心技術與產品、行業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方面進一步深度拓展,取得積極成果的同時,率先布局物聯網人才教育,成立國內首家財政部支持的物聯網基金,成為一家著名“全產業鏈”的物聯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