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日報 記者:林侃 發布時間:
19日下午,新材料產業創業投資項目專場對接會。
臺上,福建盈科新材料產業創投基金常務副總裁高忠湖正推介項目;臺下,中科院福建物構所研究員黃豐專注地聽著。
自由交流一開始,黃豐便迫不及待地找到高忠湖。
黃豐是“冶金法提純太陽能級多晶硅材料”這一省級重大課題的負責人。他說,這種新材料一旦量產,將取代現有制造太陽能電池所需的價格昂貴的硅材料,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生產成本。
盡管前景甚是光明,可黃豐當下卻面對難題。“課題已結題,產品即將中試,需要大量資金,而且還要尋找下游企業合作。”他說。
盈科基金由國家財政和省政府各參股5000萬元、專業投資機構及企業家出資1.5億元成立,投資領域定向為新材料產業的原始創新技術和初創期、早中期企業。目前基金已被列入國家新興產業創投計劃,并與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簽訂合作協議。
“我們不但能為技術提供資金,解決中長期融資問題,還能利用在新材料領域豐富的資源為項目尋找下游客戶團隊。”高忠湖說。
二十分鐘簡單交流后,科研成果“牽手”創投資本。
今年“6·18”,包括盈科在內,多支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的創投基金首發。
開幕當日,福建永益物聯網創投基金和福建紅橋新能源創投基金發布,標志著我省正式開啟省級財政性資金參股新興產業創投基金的時代。這也透露出一個強勁訊息——我省的創投資本正在加速布局新能源、信息產業、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以物聯網為例。預計到2020年,該產業規模將達互聯網的30倍以上,被稱作是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我國目前從事物聯網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其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便是資金缺乏。在這一背景下,由物聯網領域的領軍企業——新大陸會同福建、浙江的民營企業聯合發起設立的福建永益物聯網創投基金應運而生,基金規模達2.5億元。與盈科一樣,該基金國家和省政府也各投入5000萬元。
“我們不刻意追求短期內上市的‘短、平、快’的項目。”永益基金董事長胡鋼承諾,在投資上堅持三個60%以上,即堅持60%以上的投資落在福建省內的企業,60%以上的投資落在物聯網行業的相關企業,60%以上的投資落在早中期企業。
“6·18”上,永益基金已決定投資福建四創軟件有限公司、廈門網中網軟件有限公司,這是兩家在物聯網行業細分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的企業,前者專注于中國防災減災事業,后者專門從事會計類教學軟件產品開發、服務、銷售。
據了解,自國家啟動新興產業創投計劃以來,國家有關部門積極幫助我省開展創投基金組建工作,先后批復了6支創投基金。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視發展新興產業創投事業,今年初確定省發展改革委、經貿委、科技廳等部門各設立一支財政資金參股的創投基金;明確省信息化局牽頭,省財政出資1億元,設立總規模不低于4億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投基金……
一系列舉措已產生很大效應,預計今年底,我省省級財政性資金參股的新興產業創投基金總規模將突破15億元。近期,泉州市、晉江市等也將設立類似的創投基金,發展新興產業創投事業的良好氛圍正在形成。
省發展改革委高技術處處長黃建勇表示,引進創投基金能很好地促進早中期和初創期創新型企業快速成長,迅速提升產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通過“6·18”這個人才、信息、項目成果匯聚的平臺推介創投資本,能讓更多人了解創投基金,關注戰略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也說明“6·18”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題更加突出、更具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