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PE的熱潮”、“房價暴漲”極大地消弱了企業家實業創業的熱情,打擊了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熱情。
“中小企業從事實業和科技創新的動力漸漸變小,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接受人民網福建頻道記者電話采訪時透露,她在會上呼吁,“要支持企業家科技創新,減輕企業家經營壓力和社會壓力,同時建立一種試錯的機制,鼓勵企業家大膽創新。”
除此之外,王晶還提出了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要抓住核心技術、在海峽西岸建立“國家物聯網感知識別技術示范應用基地”等建議。
“搞創新不如玩資本”是個危險信號 建立試錯機制保護企業家創新精神
在這次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著重提出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這是與往年最大的不同。
“對此,我深深表示贊同,實業致富是一個必須堅持的主基調。”王晶告訴本網記者,“‘房價暴漲’極大地消弱了企業家實業創業的熱情,打擊了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熱情,資本、人才等資源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錯配!”
她說,許多原來靠實業起家的中小企業紛紛“逃離”實體經濟,企業利潤并非來源于主營生產,更多的是來自土地增值、資本收益,許多中小企業家甚至私下聲稱,“搞創新不如玩資本”、“不求百年基業但求資產增值”,“作為最早成為中國現代市場經濟主體的中小企業從事實業和科技創新的動力漸漸變小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讓王晶焦慮的還有,科技型中小企業企業稅費、社會負擔愈來愈重,“更為令人擔憂的是,在這種生產經營環境下,目前社會上對企業家和創業者的支持和愛護氛圍并沒有形成。”
王晶認為,創新也是一個試錯的過程。因此,她呼吁,“全社會應該支持企業家的創業創新,減輕企業家經營壓力和社會壓力,同時建立一種試錯機制,包容企業家的失敗。”只有形成寬松的創業氛圍,才能激發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推動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
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抓住核心技術 告別IT民工做好知識產權布局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關鍵在于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此,政府把2012 年的 GDP 增長目標下調為7.5%.
“從 2005 年到2011 年,我們的目標都是8% 的增長目標,這次主動下調意義深遠?!痹谕蹙Э磥恚?SPAN lang=EN-US style="FONT-SIZE: 16px">GDP 增速下調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前提與基礎,以往只顧往前沖GDP,不夠注重發展質量。其結果是,在中國GDP大幅增長的背后,原有高耗能、耗環保、粗放式增長方式的副作用也逐步顯現:資源和能源消耗量也大幅增加,環境和氣候惡化;過分依賴投資,消費需求難以啟動,第三產業發展滯后;許多中國企業的競爭優勢都是建立在勞動力、匯率和資源環境的低成本基礎之上的,在成本上去后,企業進入資本領域和虛擬經濟,進行投機,導致競爭力不斷下滑。
“所以,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動力要從低成本轉向核心技術拉動。”王晶這樣道出了今年出席全國“兩會”的心得。她認為,中國經濟的結構問題最終需要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來解決,“從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來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戰略新興產業是一個重要突破口。”
在過去30年的經濟發展中,我國經歷了兩次重大的信息技術浪潮——80年代的計算機技術浪潮與90年代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浪潮。然而在這兩次大潮中,中國的信息技術產業都在跟著別人走,我國在關鍵標準與關鍵技術環節做了“IT民工”。在中國經濟高速成長三十年后的今天,我國物聯網產業與其他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在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時,我國一定要抓住核心技術這個關鍵。PC時代時,英特爾芯片占據了技術的至高點,中國成為IT民工,而現在進入到物聯網時代,我們一定要把握現在難得的發展機遇,占領技術至高點。”王晶建議。
事實上,新大陸二維碼解碼芯片的成功推出就是對王晶這個建議的最好注角。
除了要抓住核心技術不放,做好戰略新興產業技術的知識產權布局更是一個迫在眉睫的課題。在以往的PC時代和互聯網時代,包括現代移動通訊,在大發展過程中很多核心技術、標準、知識產權是被國外人占據。我國要發展這些產業,就要付出大量的許可、知識產權費。
“所以,建議國家在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布局上要有特殊舉措,要對那些敢于創新和投入、敢于搶占國際技術至高點的企業給予特殊支持!”
在海西建國家物聯網示范應用基地 力爭打造海峽西岸的“新竹科技園”
作為福建IT業名片的新大陸此前在國內創造了多個第一:大陸首家赴臺投資企業,全球第一顆由兩岸企業合作的二維碼解碼芯片成功誕生于此,全國第一家校企合作的“福州大學-新大陸物聯網學院”,及國家批準的第一支以企業主導的物聯網基金成立等等。
大陸企業利用具有領先性的二維碼技術,率先在全國多個領域實現了物聯網行業應用和新的商業模式的創新應用。以上形成了大陸企業在物聯網識別產業的競爭優勢;而臺灣地區在芯片設計制造、產品研發、通信、軟件研發、IT產業配套等領域具有較高水平,并具有較長的國際商貿發展歷史和較強的國際化經驗。
“利用兩岸優勢,促進交流、整合資源,對共同促進我國物聯網產業在核心技術、產業聯盟、供應鏈配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基于此,王晶在“兩會”上提出,在海峽西岸建立“國家物聯網感知識別技術示范應用基地”,力爭打造出支撐國家物聯網感知應用配套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支撐平臺,進而不斷探索出我國高端智慧產業的發展模式;積聚兩岸優秀企業,打造引領我國物聯網感知核心關鍵技術產業集群,力爭打造出海峽西岸的“新竹科技園”,促進海峽兩岸產業融合發展。
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力度、加快速度發展物聯網產業,時不我待。
“在海西建立‘國家物聯網感知識別技術示范應用基地’的條件已經成熟?!?FONT style="FONT-SIZE: 16px" size=3>為此,王晶提出了如下三點建議:一、由國家發改委牽頭,會同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臺辦等相關部門,與福建省共同組織專家團隊,深入海峽西岸做好先期調研工作。二、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對海西國家物聯網感知識別技術示范應用基地的發展目標、發展模式、支持政策等具體內容做好頂層設計,同時為基地授予牌照。三、成立海西國家物聯網感知識別技術示范應用基地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形成基地建設、管理、運營的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