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濃綠陰中庭院,燕語鶯啼。”庭院文化是中國傳統居住的核心,從北京的四合院到上海的石庫門,帶著歷史的沉淀,有著內涵深邃的庭院文化,也是生活里溫情而獨特的一角。但是隨著歲月變遷,除了傳統庭院之外,更多現存的是法式、意式、英式等西方花園式別墅庭院,成為各類風格競秀的“萬國城”。
不久前,就目前福州現存風格各異的庭院,哪一種風格“最庭院”,我們在新浪微博上進行了一次“微調查”,有近百位網友參與了這次調查,其中54%的網友選擇了新東方風格庭院,還有31%的網友選擇了三坊七巷等民宅。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對于終日奔波在都市的鋼筋水泥中的中國人來說,面對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人們還是懷念從前的獨門獨院,夕陽下品茗的傳統生活方式。究其原因,除了其中有不可替代的情感之外,還有最適合中國人生活習慣的居住形態。
過去,我們大多都生活在院落里,從溫情而嘈雜的三坊七巷到官府的豪宅大院,留下的是夢想、溫馨的記憶。前行的車輪總是義無反顧,始于西周的院落,一種歷經千年沉淀下的文化,正在被歷史的車輪碾壓消亡,我們失去的將是我們的文化特征,斷裂的是我們人文景觀和千年流傳下來的深厚文化。如今,這些遺落的墻門和院落,用殘存的風情在向我們訴說它們的故事和獨特的文化含義。從這次的調查可以明顯看出,這些故舊的記憶,它沒有消失,卻讓我們深刻懷念。
但一種文化的消失,也因為不能配合上時代節奏的緣由。過去傳統的民宅,落后的設施不能夠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因此,當新東方居住理念被提出的時候,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這種創新是中國與世界的融合,是具有生命力的趨勢。如同以《臥虎藏龍》的美術指導與服裝造型雙項入圍奧斯卡的葉錦添,他的服裝創造了恣意于古典、前衛之間的造型世界,是中國古典與現代的融合;又如音樂家譚盾,將中國傳統的音樂通過交響樂的方式傳播到世界各地,讓他聲名遠播,成就經典。跟隨時代的腳步,不再固守的融合了世界的民族文化才能不被歷史的洪流沖刷,擁有最頑強而新鮮的生命力。
新大陸壹號
作為新東方風格的代表作,剛剛在福州首次亮相的新大陸壹號提出的“兩進三院”庭院式生活,是福州首創的現代圍合式院落,將人文與建筑、現代與傳統融合的建筑風格。不同于西式別墅,面寬小,進深長,外花園,新東方風格由“前院、內院、后院”三重院落圍合而成,中間以連廊貫穿,將院落與房屋用最自然的方式聯系起來。在保留原有的生活情趣的同時,融入現代西方建筑元素,保證最佳的居住舒適性。
層進式院落、私家內庭院,打破了傳統別墅的小花園和空中露臺的模式,充分保證了庭院的私密性和完整性,最大尺度的滿足內斂的中國人的生活情趣。落日倚山,斜陽生。在馬不停蹄的打拼之后,庭院會友、下棋品茗,隨著茶香飄逸,茶葉舒卷,品出淡淡的含蓄的甘美,耳畔繞著家人的笑語歡聲,享受平淡生活的悠閑和暢意人生。新大陸壹號的兩進三院新東方宅院在復原院落生活場景記憶的同時,讓東方優秀居住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隨著兩進三院新東方宅院產品的出現,一種新的居住理念被提出,東方居住文明被現代人重拾,結合當下再生。30平米的私家內院成為家的延伸,特有的私密屬性自成一個世界,可以在家中走出去享受陽光和自然景觀。突破常規的立體尺度和超大面寬,陽光直達首層,令居住的舒適度大大提高。在表現現代別墅精神基礎之上,實現庭院文化和價值的回歸,在人居理念方面具有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