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高超
最新的統計顯示,今年前3季度福建全省信息產品制造業累計完成產值2472.5億元,同比增長18%。在信息產業中,物聯網產業由于受到政策推動,已初具發展規模。
記者從福建省信息化局了解到,目前,新大陸公司的60項二維碼芯片實用新型專利已全部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授權,新大陸電腦1至9月份實現產值7.8億元,同比增長18%。鼎天公司的農業物聯網設備已應用于興榮農業公司的金針菇生產車間,實現食用菌生產綜合經濟效益提高約20%。北京星通聯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籌建的“福建海西物聯網研究院”將整合福建省及臺灣地區物聯網產業相關資源,采用集技術研發、企業孵化器、資本運作、產業化為一體,發展物聯網產業,該項目首輪投資額為5億元人民幣,四年內投資總額超過20億元人民幣。
專家指出,福建的物聯網產業“動手早,發展快”,但如何能讓物聯網產業發展走出“福建特色”,還應結合福建的產業基礎和物聯網產業的自身特點。
對接傳統產業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王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避免物聯網產業“一哄而上,遍地開花”,各地應該結合自己的產業基礎,注重把物聯網技術和本地的傳統產業實現對接。這樣既可以發揮原有的產業優勢,又可以避免重復建設,造成投資浪費。同時,物聯網產業的延伸性很強,在終端消費領域有著非常巨大的應用潛力。
在臺灣,只要有一張“悠游卡”就可以搭乘公交地鐵,在超市購物,甚至可以購買旅游點門票,“其實,這些技術完全可以在福建應用。我們的產品中也包括使用校園卡在校園內消費、借書。不過,未來如果要使用公交卡,甚至用手機完成在超市消費、在景區購票等職能,還需要公交、金融、稅收等部門的協調。”
創新搶占機遇
物聯網發展的另一個途徑是在其他產業中的創新性地應用。
王健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在國外的很多歡慶活動中,我們常常看到激光技術的運用。激光所形成的光影圖案是可以與現場觀眾的情緒相呼應的。通過傳感器感知現場氣氛,再通過控制器改變激光形成的圖案,這里面就有物聯網技術。”
他表示,物聯網技術應用于文化產業在國內還是空白。誰能搶占這個先機,誰就抓住了機遇。特別是在國家把文化建設提升到新的高度后,如果能把物聯網的技術應用在文化娛樂演出中,將帶來全新的效果。
福建恰恰是文化底蘊較穩深厚的省份。福建的客家文化、閩南文化、媽祖文化和茶文化都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同時也在海峽兩岸,甚至國內外享有盛譽。如果能把物聯網技術融入這些特色文化的建設中,則有望打造出“福建味兒”十足的物聯網產業。
王健指出,物聯網在人文領域的發展有所欠缺,需要引起重視。
可喜的是,福建已經在這一方面走在前面。記者從福建省信息化局獲悉,依照省政府已出臺的物聯網三年行動方案,將開展工業控制、農業精細生產、交通物流、商貿流通、城市管理、民生保障、環保節能、安全監控、公共服務領等9類物聯網行業應用示范工程。
11月1日,福建省物聯網人才培養校企合作簽約儀式舉行,新大陸集團依次與福建16所高職院校簽署《福建省物聯網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協議書》,開展物聯網人才培養校企合作,形成高職院校物聯網專業建設標準及人才培養戰略,培養服務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高素質人才。
引資應有側重
閩臺合作是福建發展,特別是海西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物聯網領域,臺灣的技術更為領先,實踐也更為廣泛,這讓閩臺在物聯網領域的合作更具優勢。
王健建議,福建省在加強與臺灣方面的物聯網產業合作時,應在引資策略上有所側重。“要注意引進龍頭企業、核心技術企業,這樣可以把產業鏈上的配套企業一同吸引進來。如果引進的是產業鏈中價值較低的企業,則不利于長期穩定的發展?!保ü澾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