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暉 張曉哲
紅色的主題墻、藍色綻放的花型主體建筑,紅藍相間的第十三屆高交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館,讓人感覺到莊重而宏偉。專館重點展示了我國推進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試點示范和創新發展的戰略思路、重點部署及所取得的階段成果。
智慧的“云生活”
展館內,聯想、騰訊、海爾、華為、金蝶等知名企業紛紛推出云計算產品,一起描繪“云”生活先進與便捷的藍圖。
在哈爾濱參展團的展臺前,3位歌手演唱了自己作詞作曲的“云的愿”,這首歌專門為“云計算”創作,表達了云計算的出現給生活帶來的無限希望和未來。
記者來到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臺,工作人員熱情地迎了上來,他給記者演示了云計算的出現所帶來的更快捷的商品購買和結算方式:“如果你擁有一個可以拍照的手機,在你的手機里下載一個能夠識別二維碼的軟件,這樣不論是在公交站、百貨大樓,或是小區門口…,通過報紙、公告牌或者電視上的二維碼,你就可以輕松完成支付,之后你想要的東西就輕松購買到了。”
這就是新大陸首次在全國提出的“易動支付”概念,新大陸公司正在不斷完善商業模式和用戶體驗。這項移動電子商務是利用手機、PDA及掌上電腦等移動終端,將二維碼技術、因特網、移動通信技術、短距離通信技術及其他信息處理技術完美結合,整合物的信息流(商品信息)、商流(貨物信息)、物流(配送信息)、資金流(支付信息)實現線上線下、虛擬和實體、平面和立體的信息共享。這一技術可以使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各種商貿活動,隨時隨地實現線上線下的各種交易活動,無論是商務活動、金融活動還是綜合服務活動等。
蘋果手機的擁躉者大都知道iCloud,即蘋果公司所提供的云端服務,這一服務可以讓用戶免費儲存5GB的資料。而下一步,中國移動也將開發類似產品,并命名為CMcloud。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的鄧超博士告訴記者,云計算的發展為互聯網產業升級帶來機遇。“原來是把機器放在運營商的機房,現在一旦硬件資源升級為云計算,運營商就可以引入虛擬機提供服務,這樣可以節省很多物理硬件資源。”
步行在展區,通過對百度、騰訊、中國移動等多家展商的采訪,記者逐漸感受到云計算給IT產業帶來的巨大變革。在百度云計算展區,展板上描述了“百度ting!”聽歌體驗音樂社交平臺以及云商務等云計算最新成果。甘肅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云圖書館”,不僅讓讀者通過各類數字終端設備,隨時、隨地、方便地連接到數字圖書館服務器,而且可以在海量的圖書資源中方便、隨意地選擇和閱讀……
在我國,移動通信的飛速發展顯而易見,中國移動的數據流量在3年內增長5倍,移動互聯網發展的迅猛勢頭正在影響著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的改變。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云計算的商業化應用將給移動互聯網的應用與發展帶來怎樣的飛躍。正如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業務支撐研究所所長孫少陵所言,從商業模式上說,云計算把原來硬件或軟件形式的IT資源從銷售變成了服務提供的方式;從技術上說,云計算講究集中化和資源共享,所以它對系統擴展性的彈性需求與原來的IT系統是不一樣的。
“接地”的物聯網
正式開展前一天,國家發展改革委6號專館。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員中間,一位年長者駐足智能農業展區內。她頭發花白,衣著樸素,腳上是一雙黑布鞋,仔細看著展板上的內容,并咨詢了參展企業一些具體的技術問題,這不禁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原來,她是來自中科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智能信息系統研究中心的李淼主任,平時的工作就是智能農業研究。
在黑龍江農墾新一代農業物聯網項目展區前,李淼一邊參觀,一邊和工作人員一起,為記者進行了熱情的講解。記者看到,一盆綠色植物的土壤中,插著兩根類似“電熱棒”的黑色裝置,用于檢測土壤中的水分、溫度。據說,有的傳感器還可以檢測土壤中殘留農藥的含量。
類似的設備也出現在展板后面的小型大棚中,棚里已經擺上了幾十盆作物。李淼告訴記者,農業物聯網基于感知、傳輸、服務、應用4個層面,在“十五”、“十一五”時期奠定了技術發展基礎,目前已經開始開展應用,但還處于尚不成熟的階段。“農業物聯網下一步的技術發展方向,就是在‘感知’層面向更深層次的延伸,從而趨于成熟。”李淼說,與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不同,農業傳感器的研制更需考慮多種情況。例如,農業作業大都在戶外,處于開放的空間內;同時并不具備完善的電力運行環境,因此數據無法進行遠距離傳輸。“發展農業物聯網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農業傳感器的研究。”她說。
在硅谷工作了20年后回國創業的四川凱路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彭澤忠博士,這次來參加國家發展改革委專館展覽,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希望通過參展認識更多的商家以推廣自己的產品;另外一個就是前幾年得到國家發展改革委300萬元扶持資金,這次來參展也可算是成果匯報。
“這筆資金對我們前期的研發很有幫助,現在我們已經有7大類產品。”彭澤忠向記者介紹了凱路威的專利技術,如獨創的X-RFID,具有當前全球數據保持壽命最長、安全性最高、防篡改等特點,并具有最優的性價比。凱路威的KM系列芯片產品也是當前唯一具有雙存儲模式的RFID芯片,在機動車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物聯網展區,智能公共安全管理、智能環保、智能交通、智能農業、智能林業、智能電網、智慧油田、安全生產、糧食安全、智能家居等展示內容隨處可見,其中的大多數技術已經“接地”,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