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周杏麗
視頻鏈接:http://tv.people.com.cn/GB/150716/157447/157454/15817806.html
作為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轉型升級重要推手的福建軟件產業,近年來在特殊政策的扶持下,依靠自主創新,培養了一批在國內有能力、有潛力、有影響力的骨干企業,行業實力躍居全國前列。
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一場高新電子產品全國推介會上,一款叫做"精英保險柜"的系統,受到了國家工信部和業界的關注,因為這套系統集成了與世界最先進技術同步的用戶信息保密科技,填補了國內空白。福建伊時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王冬興說,在個人數據安全領域里,只有我們在做,或者說,我們做得最好。我們的安全內核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內核。
除了信息安全系統,"工控"軟件行業領軍者中海創集團福大自動化公司也在福建大展宏圖,目前他們正在進行工業企業設備運營服務外包系統的研發,十二五期間,產值可望超百億。福建中海創集團副總裁馬翔介紹:我們始終抓住兩個核心技術,一個是工業自動化的通用技術平臺,還有一個是和產業鏈上下游結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這兩個來支撐我們企業的快速發展。
領先的行業地位,源于福建出臺的一系列領先于全國的產業扶持政策。福建省信息化局副局長邵玉龍說:“比如每年我們評選十佳軟件骨干企業,把兩年稅收增值的部分的地方留成財政全部獎勵給他們。這個政策在全國是首次,也是至今為止獨一的。我們培育了一批我們省內軟件的杰出人才——省政府拿出專項資金給他們獎勵,在全國引起轟動。”
政策扶持引領著中海創、伊時代等企業自主創新、自主研發,從而迅速樹立行業優勢地位。福建中海創集團副總裁馬翔說,國家和省里的主管部門,始終通過項目和一些鼓勵自主創新的政策,引領我們企業,鼓勵我們企業發展。福建伊時代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許元進說,誰擁有技術,誰掌握鑰匙。只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才有競爭力。
一家家骨干企業的涌現,產生了產業集聚,使福建軟件業在我國信息行業中樹起了響亮的品牌--"海西軟件"。目前,已有10家企業進入國家布局的重點軟件企業;福大自動化、星網銳捷、新大陸、國脈科技、南威軟件和福建富士通六家企業進入2011年軟件業全國百強,業務收入總計76.6億元。今年上半年,福建又新增通過認定的軟件企業75家,累計821家;新增通過登記的軟件產品300個,累計4629個。上半年,福建軟件及系統集成完成銷售收入347億元,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長40%,產業規模位列全國第八。
福建省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王林輝告訴記者,海西軟件品牌的打造,它不單單的是一個口號,它更是一個系統工程——做產業要有集群,一旦一個地方形成了集群效應之后,它的集聚帶動、匯聚帶動,是遠遠超過原來撒胡椒面的做法。正是這樣品牌的力量,讓我們福建省在人口和資源都是小省的情況下,我們福建省的信息產業能做到全國的第八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