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建進
千帆競發的海西大地,捷報頻傳,形勢喜人:今年一季度,福建省社會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5%,實現了“十二五”開局之年的開門紅;進一步簡政放權,縣域經濟發展活力大大增強;“一天一個億”,平潭開放開發步入快車道;第三屆海峽論壇即將召開,兩岸民間交流持續深入。特別是今年3月,國務院批準通過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八閩大地再次吹響奮進的號角。
自2009年5月國務院頒布《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以來,已過去整整兩年時間。700多個日日夜夜,見證了福建的巨大變化,鐫刻了海西前進的步伐。
跨越戰略見成效
日前剛剛結束的一場為促轉變、促跨越而展開的全省性工作檢查,正為福建加快突破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今年5月23日開始,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各設區市、省直部門主要負責人開展了一場全省工作大“檢閱”。在持續12天的時間里,走遍全省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這場檢查被形象地稱為“拉練”。白天看現場,實地論發展;晚上議問題,真心求轉變。這種務求實效的工作作風,深得干部群眾肯定與稱道。
其實,這已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第二次“拉練”。首次“拉練”是在去年6月。為謀求福建新跨越,當時,省委、省政府首次開展全省工作檢查。正是首次“拉練”過后,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催生了如火如荼的“五大戰役”。
“拉練”吹響了海西跨越戰略的“集結號”。經歷了自去年7月開始的“大干150天”,到今年的“大干"十二五"開局之年”,八閩大地每天都有新進展,到處都有新變化。去年,福建省實現生產總值1.38萬億元,同比增長13.8%。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4.5%,主要經濟指標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自去年8月福建打響“五大戰役”后,重點項目、新增長區域、城市建設、小城鎮改革發展、民生工程等一個個具體戰役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發展提速了,民生改善了,海西變樣了。
在加快發展的同時,按照國務院意見,福建正努力把海西建設成為科學發展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
“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寧可少一點,也要實一點。”這是福建對招商項目篩選提出的明確要求,它已經成為全省找項目、上項目的共識和標準。
總投資73億元的高科技產業項目協力產業園在平潭正式開工。一批符合科學發展要求、關系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相繼落戶福建。
綠色發展讓八閩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福建省環保廳最新發布的今年一季度環境質量狀況數據顯示,全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總體良好,森林覆蓋率繼續位居全國首位,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繼續居全國前列。
先行先試促轉變
今年4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通過簡政放權,直接下放或依法委托、授權等“先行先試”方式,強化縣級發展權限,增強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思想解放的力度有多大,推動實現跨越發展的空間就有多大。”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這樣指出。
如今,福建再次向世人顯示了敢闖敢試、愛拼會贏的創業精神,和勇于創新、先行先試的過人膽識。
福建的兩岸教育合作實驗園區目前已經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啟動建設。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等與臺灣有關高校聯合創辦的“海峽理工學院”、“海峽學院”、“健康學院”將入駐實驗園區。在此基礎上,福建將加快建設兩岸教育合作實驗園區,建立兩岸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基地、兩岸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
不久前,福建正式發行海峽旅游景區通票。人們只要購買一本海峽旅游景區通票,就能在福建、廣東、浙江、江西、湖南、廣西以及臺灣的金門、馬祖等地422個景點享受3至5折的門票優惠,優惠總金額高達12000多元。此舉代表著祖國大陸6省和臺灣金門、馬祖的422家景區組成跨越兩岸的旅游聯盟,整合了酒店、航空、郵政、保險等相關的旅游服務,烘托出“大旅游”產業合作圖景。
“創新決定未來,思路決定出路。”福建緊緊抓住轉變發展方式這一主線,推動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去年,福建科技創新可圈可點:戊肝疫苗等7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和技術發明獎;新大陸物聯網條碼識別等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芯片成功研制并產業化……
目前,福建省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高新技術產業化指數居全國第6位;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6000億元,同比增長18%。
(本報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