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發布時間 2009年9月18日
物聯網概念風行,龍頭股之一新大陸已連續三個漲停。
周三A股市場的震蕩走勢,折射出上證綜指3000點的粘性較強。但昨日A股市場在物聯網概念股牽引下迅速擺脫了粘性,繼續逞強。由此可見,物聯網概念股已成為A股市場的短線漲升引擎。但作為近期市場的主流熱點,相關題材股已連續大漲,周四遠望谷、新大陸等繼續漲停,漲停個股中科技股占了大半部分,該板塊是走過頭了還是會轉向或延伸?是大家較關心的問題。
連續強勢
其實,物聯網概念股在興起之初,并未得到市場的充分認同,僅僅體現在遠望谷、新大陸等有限的個股上。周三漸有激活整個電子信息產業的趨勢,在昨日更是引發整個科技股板塊的領漲狂潮,該板塊的一舉一動將牽引著A股市場的中短線運行趨勢。
物聯網概念股之所以迅速膨脹成為市場的主線,主要在于兩個引擎,一是物聯網概念股內在產業鏈的延伸,推導出越來越多物聯網概念股的新秀。即主流資金從二維識別碼等核心產業向整個電子信息股轉化,反映在盤面走勢中,就是廈門信達、遠望谷等超級強勢股繼續火爆,并在賺錢示范效應下,整個電子信息股迅速崛起,周四長電科技、華東科技等品種開盤就漲停,使得物聯網概念股如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二是外延的拓展。美國提出的經濟振興計劃有一個核心環節,在于“智慧地球”。即以互聯網為基礎,將各種創新的感應科技開始被嵌入各種物體和設施中,從而令物質世界極大程度的數據化;然后隨著網絡的高度發達,人、數據和各種事物都將以不同方式聯入網絡;最后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超級計算機對這些堆積如山的數據進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將生硬的數據轉化成實實在在的洞察,幫助人們做出正確的行動決策。其核心有望延伸出物聯網、智能電網等產業。也就是說,物流網的崛起再度讓市場聯想起智能電網概念股。國電南自、長園集團等為代表的智能電網概念股的崛起,也會賦予物聯網概念股的強大生命力。畢竟常變常新的題材更具有生命力。
會否曇花一現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物聯網概念股漲升的基礎并不扎實。一是因為物聯網概念股等近期火爆的興奮點缺乏強勁的產業支撐,尤其是華東科技、上海貝嶺等個股,明顯是微利型的企業,指望它們充當大盤沖關奪隘的先鋒,似乎不太現實。二是此類個股經過持續大漲之后,已有兩至三個漲停板,存在著回落的壓力,所以,短線震蕩的走勢不可避免。
我們認為,目前A股市場存在著物聯網概念股向縱深發展的市場基礎,因為目前A股市場存在著與當年“5.19”行情相類似的背景,比如說均是面臨著金融危機之后刺激經濟增長的大背景。只不過,在1998年是亞洲金融危機,而在2008年則是全球性的金融海嘯。同時,均面臨著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擴張政策,迫切需要證券市場的活躍以為實體經濟籌集更多的資本。再比如均面臨著相類似的行業背景,在1998年是網絡狂潮的初級階段,網絡概念股漸趨火爆。而在2008年之后,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使得網絡有了新的內涵,從而衍生出智能電網、物聯網等新的網絡內涵,也衍生出新的做多題材。如此來看,由物聯概念股率先啟動的行情頗有科技股第二春的感覺,從而有利于物聯網為核心的科技股行情向縱深發展。
關注兩類股票
我們判斷,物聯網概念股短線雖有短線震蕩的可能性,但一方面由于市場基礎較為扎實,另一方面則由于物聯網概念股的外延與內涵的拓展,從而獲得更為強盛的生命力,所以,就目前來看,建議投資者仍可跟蹤物聯網主線品種。
其中有兩類品種可跟蹤,一是新秀。華東科技作為物聯網產業的核心之一的傳感器生產企業,仍有進一步漲升的空間,可予以跟蹤。而同方股份等龍頭品種也有進一步漲升的趨勢,短線活躍度提升,可跟蹤。
二是物聯網衍生出的整個科技股以及智慧地球概念股,可跟蹤,如國電南自、長園集團、華工科技等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