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韓義雷 段金柱 謝開飛 發布時間:
當年只有18個人的“新大陸”,如今橫跨電子信息與通訊、環保科技等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超過400項:亞洲唯一可進行數百萬噸水量紫外線消毒系統實驗驗證渠,可用于瘋牛病等重大動物疫情事件的溯源技術……
“經過多年積累,我們不只是‘拿來’了。”眾多高科技企業掌門人眾口一詞地說,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需要科技創新,需要我們促進福建高新技術的發展。
不僅“拿來” 更要創新
在福建,很多企業曾把“拿來”當作唯一的“利器”。如今,人們的觀念變了,不僅要“拿來”,更要“自主創新”。
“見過竹子做的衣服嗎?”宏遠集團副總裁葉敏問,不等人回答,他就笑著說:“過不了多久,你會見到很多。”
眼下,宏遠集團正與中科院化學所合作,進行竹纖維面料等離子處理、竹纖維短纖紡紗等技術的研究,開發高附加值的再生竹纖維新型紡織材料。
葉敏說,“為解決斷線關鍵技術,我們向省科技廳申報重大科技專項。”目前,科技部、省科技廳、市科技局各投1000萬元,用于竹纖維紡織材料研發及產業化。
“1.7億元打造年產5000噸的竹纖維示范性生產線即將建成,兩三年可實現年產5萬噸的生產能力,宏遠將成世界最大的竹纖維生產基地。”葉敏這樣展望企業的未來。
2002年前后,國內互聯網業界面臨“洗牌”重組的格局。如何另辟蹊徑、引領潮流?南威軟件以開拓者的姿態,與微軟、IBM、華為等巨頭建立戰略性聯盟,相繼承擔國家火炬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10多項科研課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62項。
南威軟件董事長吳志雄顯得信心滿滿:“我們和泉州市政府、微軟共同出資15億元建設技術中心。數字電視機頂盒的芯片,我們也有自己的產權。”
在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的聯動之下,福建宏遠竹纖維紡織材料、廈門弘信撓性印制電路板等產業技術,孕育著福建從“拿來”到“自主”的明天。
傳統產業 漂亮升級
“這里是中國最大的茶葉批發市場,每日交易達60噸,春秋旺季可達百噸。”安溪茶管委會主任陳水潮掩不住笑意,“‘大茶葉’戰略算是走對了。”
安溪這個烏龍茶之鄉,1997年前還是國家級貧困縣,1998年茶葉總產量不過1.25萬噸。如今,安溪茶葉收入已由1980年的1.2億元升至240億元,成為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
科技改變了一切。“從涼青、曬青直到烘干,要經過30多道工序,制茶充滿科技含量。”陳水潮說。現在,安溪有了鐵觀音研究院,有了20萬畝無公害示范基地、10萬畝優質鐵觀音基地、10萬畝綠色食品基地、2萬畝有機茶基地。
惠安人走出了一條按照“保存傳統特色、吸納現代技藝、帶動產業升級、促進總量增長”的道路,還組建“福建大眾石雕石材技術開發中心”。惠安縣科技局長江奕春說:惠安現有1300多家石雕石材企業,產值占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4。
以科技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升級,福建的超級稻育種領先全國,第一個百畝平均單產突破900公斤;選育出高產優質抗逆的雙孢蘑菇,在全國累計推廣8億平方米,新增菇農收入100多億元;明溪縣紅豆杉產業發展迅猛,種植面積超過3萬畝,總育苗數量全國第一,產量占到了全球市場的兩成左右……
轉“危”為“機” 蓄勢待發
國際金融危機的陰影,著實讓潯興拉鏈研發總監張田愁了一陣。幾經權衡,潯興拉鏈下了大量購進國外自動化設備的決心。為更好地應對危機,潯興不減科研經費,加大自主創新研發,對生產環節進行技術改造……
3年來,潯興研發中心開發新產品、改良新工藝、開發新設備共計100多項,科技成果轉化為其帶來的經濟效益達3.5億元。張田說,“我們從德國、日本引進了4000多萬元的自動化設備,生產成本下降了15%。”
在泉州、福州、廈門等地,眾多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購進設備、加快升級的例子比比皆是。“新大陸”投入近億元,蓋科研大樓,與清華大學等共建研發基地,與福州大學建成“福建省數字電視工程中心”、“國家環境光催化技術工程中心”等。
時下,很多人看電影會選擇新的方式——發短信獲取二維碼。“做二維碼時,沒有可借鑒的資料,但我們有人。”王晶說,“我們成了中國唯一一家擁有該技術的企業。”
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的形成,為兩岸科技交流搭造了一個更高更廣的合作平臺。4月初,大陸首個“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培訓基地”在泉州成立。泉州市科技局局長吳中培表示,基地將邀請兩岸的科技、企業管理專家對臺商進行輔導,努力建立兩岸常態化的科技交流與產業交流機制。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欧美专区综合-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草资源在线-四虎影视884a精品国产-亚洲最大av一区二区三区-91精品国产日韩91久久久久久-女人毛片av-成年人网站黄-亚洲视频欧美视频-日韩在线毛片-色噜噜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中文-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啪啪国产精品-av女人的天堂-综合图区亚洲另类偷窥-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自拍校园亚洲欧美另类-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