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遇 新使命 新作為
學習貫徹中央領導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意見》
——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述評之三
來源:福建日報 作者:王永珍 發布時間:
5月海西,大項目喜報頻傳。
8日,總投資約188億元的古雷石化啟動項目在漳州古雷港經濟開發區正式開工,漳州古雷石化園區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
18日,總投資達60億美元的“臺灣石化專區”項目在泉州設立辦事處,臺灣石化產業鏈首次整體遷移大陸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
19日,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項目新建800萬噸/年常減壓裝置正式投料試車,我省煉油產能從此躍上千萬噸行列。
首屆海峽論壇期間,牽頭“臺灣石化專區”項目投資的臺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謝俊雄表示:“兩岸在石化產業上的合作,預計將使大陸石化產業規模和實力在2015年左右躍居世界第一位。”
在《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定位之一是“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
這一定位,使海西工業產業的發展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抓住重大歷史機遇,在不斷創新中加快轉型升級,海西為先進制造業的聚集與發展,搭建了擁有巨大能量和空間的平臺。
科學發展,先行先試,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一批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加快聚集、發展
我國東部沿海一帶集中了中國制造業的半壁江山,有“世界工廠”之稱。專家表示,海峽西岸經濟區定位為“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是從國家層面上對我國東部沿海進行新的戰略分工,意義非同凡響。有了這個催化劑,不但會加速閩臺兩岸產業的深度對接,而且將促進長三角和珠三角產業新的轉型升級。
從“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這一國家戰略部署出發,福建需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先行先試。
中國人民大學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所長陳秀山認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意義,還在于作為一個新興的經濟增長帶,可以在借鑒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區域成功經驗的同時,吸取這些地方過度依賴外需,以及產業結構上以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產品為主的教訓,從而獲得更好更快的發展,成為產業調整升級的試驗田。
“構建東部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基地,是國家提出的一個高標準的要求,這基于福建省固有的產業優勢的提升,基于福建獨特的對臺區域優勢,而更重要的是,福建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特別是近5年來,堅持好字當頭謀發展,努力建設科學發展的先行區,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和生態基礎。”福建師大
省經貿委主任周聯清說,2004年,我省出臺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綱要》,明確提出著力構建先進制造業基地。圍繞這一目標,我省在加快工業化進程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創新推動工業發展的方式方法,提出并實施項目、品牌、創新、服務四個帶動,并在全國創新性地搭建了“6·18”項目成果交易平臺,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近年來,我省三大主導產業保持了高速發展的態勢。信息產業5年平均增速超過20%,銷售收入去年已達3100億元。被稱為“工業之母”的裝備制造業,近年來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總產值7年增長了5.5倍,去年已達2592億元。石化產業由弱變強,去年產值超800億元,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有力引擎。
以福建煉化一體化、漳州古雷石化和特種鋼材、羅源灣鎳合金及精品板材、南平鋁精深加工、龍巖銅冶煉、福廈乘用車、廈門重工為龍頭的重化產業集群迅速崛起;依托福州、廈門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5個省級高新區的建設,以戴爾、冠捷、華映光電、新大陸等為代表的電子信息企業組成了從福州到廈門的IT產業集群。
一批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加快聚集、發展,東部沿海先進制造業基地日漸成型。
目前,福建30個重點產業集群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42%,其中有20個產值超百億元,有7個入選全國百佳產業集群,居全國第5位;擁有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總數達177個,連續4年保持全國第5位,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
先進制造業的發展大大提升了福建的經濟實力。2008年,我省GDP首超萬億元,躋身全國“萬億GDP俱樂部”。其中引人關注的是,從2004年的5000億元,到突破萬億元,僅用了4年時間,比幾個率先進入萬億的強省分別快了2至3年時間。
同樣令人驚嘆的還有,2008年,我省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為0.843噸標準煤,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比下降3.7%。我省森林覆蓋率由62.96%增加到63.1%,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省發改委副主任鄭柵潔說,根據國務院的《意見》和福建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密度及發展潛力,海峽西岸經濟區沿海具備條件的地區完全有希望列入全國主體功能區的重點開發區域,國家有關方面也將進一步在規劃布局和項目布點上支持和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抓住機遇,我省制造業又好又快地持續發展,使閩臺產業對接得以提速,推動制造業的升級換代
《意見》提出,立足現有制造業基礎,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積極對接臺灣制造業,大力發展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產業,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在全國具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兩岸產業合作基地。
“在對臺經貿方面,海西具有最大的優勢——地緣優勢。”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巫永平認為,特別是在“大三通”之后,海峽運輸時間大大縮短,幾個小時就可以跨越臺灣海峽,這是珠三角和長三角所不具備的。在此基礎上,福建對臺臨港工業、石化產業和海峽旅游等都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閩臺合作的基礎,來自于我省先進制造業產業的基礎。而我省制造業又好又快的持續發展,使閩臺產業對接得以提速。
省委黨校產業與企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陳明森認為,隨著去年兩岸關系出現重大積極變化,以高技術產業和重化產業為主的兩岸之間第四次產業轉移已初見端倪。
省信息產業廳廳長盧增榮說,通過承接臺灣信息產業轉移,我省信息產業5年平均增速超過20%,目前已擁有計算機和網絡產品、移動通訊產品、數字視聽產品等三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而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更為傳統制造業安裝上“腦袋”,成為先進制造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欧美专区综合-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草资源在线-四虎影视884a精品国产-亚洲最大av一区二区三区-91精品国产日韩91久久久久久-女人毛片av-成年人网站黄-亚洲视频欧美视频-日韩在线毛片-色噜噜在线播放-亚洲一区中文-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啪啪国产精品-av女人的天堂-综合图区亚洲另类偷窥-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自拍校园亚洲欧美另类-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漫画-欧美成人精品高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