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州日報 作者:劉家銘 嚴順龍 范雄 趙錦飛 發布時間:
連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組織學習溫家寶總理、賈慶林主席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和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
大家紛紛表示,要倍加珍惜海峽西岸經濟區面臨加快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乘勢而上,積極謀劃跟進,注重發展實效,為加快海西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馬尾區提出,要用足用好中央賦予的先行先試政策,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的產業對接戰略,在“引進來”方面,依托華映光電等具有較大影響力的臺資企業,再引進幾家有實力、有規模、有技術的臺灣企業入駐馬尾,加快兩岸產業轉移和合作,推動產業發展。在“走出去”方面,與三木、新大陸等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溝通,盡快實現“陸資上島”。爭取率先實現兩岸水陸聯運,以馬尾、馬祖為試點,通過“合富輪”運載“兩馬”車輛,馬祖車輛參照港澳雙牌車的做法,實現馬祖車在馬尾區域,乃至福州區域行駛。要吸引更多省內外居民經“兩馬”“小三通”航線往返兩岸旅游,按照“商貿帶動旅游、旅游促進商貿”的發展思路,做大做強臺灣商品市場,實現“買臺貨、到馬尾”,同時盡快實現船政文化入島巡展,把船政文化打造成兩岸交流的文化品牌,不斷拓展“兩馬”交流品牌內涵,推動“兩馬”交流向經貿領域拓展、向臺灣本島拓展。積極推動瑯岐島全面開發,爭取把保稅區、出口加工區等優惠政策延伸至瑯岐,使瑯岐成為集多種開放功能于一體的“臺商投資綜合區”。
福清市表示,要進一步發揮僑多臺近、產業堅實、港口眾多、民資雄厚等綜合性優勢,力促更多的外資、臺資、民營企業在福清落地生根、茁壯成長。特別在融臺合作方面,福清市要主動融入海西發展大局,積極承接臺灣產業轉移,扎實推進洪寬機電園、光電科技園、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要依托江陰、元洪兩大港區,進一步完善開發區、工業集中區的基礎設施配套,提高單位土地投資強度,全力引進一批新的龍頭項目,圍繞大項目打造新的產業支柱,盡快在臨港地帶崛起大工業群,形成高增長帶。要優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重點跟蹤核電、風電等能源項目,促其早日投產,使之成為繼電子、塑膠、玻璃、食品、醫藥產業之后福清的第六大工業主導產業。
長樂市認為,長樂區位優勢明顯,國務院支持福建加快海西建設的意見,將為長樂承接臺灣產業轉移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支持,將會吸引更多的臺商來長樂投資興業,共同做大產業,推動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全面發展。長樂將加強與島內主要工商團體、行業協會和重點臺商的聯系,有針對性地承接臺灣產業轉移,同時努力為現有的臺資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幫助臺資企業渡過難關。長樂作為海峽西岸省會窗口生態城市,擁有海陸空交通優勢,未來在兩岸經濟整合過程中,長樂良好的發展優勢將進一步凸顯。臺灣有比較成熟的產業鏈和資金技術優勢,長樂市目前已形成紡織、鋼鐵兩大支柱產業和光電、電子、動漫等新興產業,兩地可進行產業分工、互補有無,共同做大做強。
閩侯縣提出,全縣要充分抓住中央支持海西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加強對臺產業合作,進一步承接臺灣產業轉移,促進對臺經貿往來,進一步提升對臺交流合作層次。要全力辦好現有的東南汽車等重點臺商投資企業,鼓勵、支持重點臺資企業增資擴產,延伸產業鏈。要開展閩臺農業科技協作,引進推廣臺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和經營管理經驗,抓好“雪峰臺灣茶葉種植加工園規劃”的實施工作,引導農民種植新品種、采用新技術,促進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要全力推進三大城市組團建設,加快城市化、工業化步伐。要加快引導工業向園區集聚,構筑以青口投資區、鐵嶺工業區和福州市科技園區高新產業基地(南嶼)為核心的產業承載體系,推進園區向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特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