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
發布時間:
“我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談及自己剛獲得省突出貢獻企業家的榮譽時,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如是說。
25日上午,在新大陸科技集團總部,王晶對記者談起了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之策,以及自己的創業歷程與成功之道。
迎擊危機
當國際金融危機肆虐時,王晶和她的團隊在保證良好現金流的同時,果斷“進攻”——
走出去,在美國硅谷籌建新大陸北美公司,近期還成立了新大陸歐洲公司;
在不少企業縮減規模減少投入時,新大陸斥資近億元建科研中心、工程中心和軟件開發基地。之前,新大陸還進行結構調整,把制造環節剝離,集中力量進行研發和市場體系建設,做強核心能力;
在國外企業紛紛裁員、減薪之時,新大陸卻加大海外人才招聘和儲備力度,在北美和歐洲引入當地的人才團隊。“對高科技企業來說,技術能力最核心,人才最重要。”王晶說,“國外企業紛紛調整,給了我們新機會。”
“進攻”背后的信心來源于企業的創新能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就擁有了競爭的高端武器。”除了擁有國際領先的二維碼和紫外C消毒技術外,短短十余年,新大陸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400多項,獲100多項國家專利和5項美國專利,科研成果轉化率超過80%,公司也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做新時代的“知本家”
有人把王晶這些靠知識致富的人說成 “知本家”,王晶也說,正是知識指引她風雨兼程一路走來。
打小接受正統教育的王晶,畢業后供職于福建光學研究所。1988年春,本可安穩度過職業生涯的她卻辭去工作,加盟胡鋼創辦的福建實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并因能力突出逐漸成為公司的重要決策者和管理者之一。
“我們一直認為高新技術企業靠知識、人才創造財富,絕非資本在起作用。”基于這個理念,胡鋼、王晶等人開始第二次創業。1994年春,憑著最初的18人150萬元資本,創辦福建新大陸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王晶的兩次創業,在當時都無現成模式可鑒。而伴隨著創業的腳步,新大陸成就了許許多多中國第一的紀錄。
新大陸是股份制企業,實施大多數員工持股、骨干員工控股的股權結構。“這充分體現人才在企業中的價值,較好較早地解決因人才流動而影響企業穩定發展的問題。同時,在發展過程中通過股權把不斷加盟的職業經理人發展成合作伙伴。新大陸集團成立以來,人才流失率始終較低。”
“這樣做,既能讓企業骨干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長遠利益,也能建立一支快速決策、運作高效的企業精英隊伍。”
在王晶看來,對“知本家”這個新型階層而言,“德”永遠是立業之本。“當年,沒固定資產,不能辦抵押貸款,就憑著信任,銀行為我們提供了1000萬元的貸款;上市時,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朋友也紛紛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
如今,新大陸總資產超過18億元,在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下,去年銷售額仍達17億元以上。
“在新大陸的發展歷程中,無論是遇到資金困難,還是遇到體制轉軌中各種阻力,我們從政府從社會各界朋友獲得的無私幫助是難以計數的。 ”王晶說,“企業不能只以盈利為目的,一個成功的企業要承擔很多責任,與股東之間、與員工之間,甚至與社會與國家之間,都要有責任擔當。”
“非典”時期,得知紫外線具有殺滅冠狀病毒之效,新大陸全員應戰,不求回報,停下手頭的活,全身心投入紫外線消毒設備的生產和醫院安裝,王晶第一時間深入香港、北京等“非典”流行區;汶川地震后,除了多次捐款捐物外,新大陸還第一時間將國內最先進的飲用水處理裝置運往災區……
對成功的理解,王晶有自己的視角:“成功的因素很多,但離不開四個要素,明確的目標、積極的心態、時間管理與學習創新。簡言之,一個人的成功主要在于他(她)能不斷超越自己。” 這就是王晶,一個充滿魅力的成功女性的個人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