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
發布時間
2008年滬深300指數大跌66%,總市值僅余12萬億元,較年初急劇減少了20萬億元,相當于我國2006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
中國股市這一現象引起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福建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的高度重視。
1988年春,王晶辭去福建省光學研究所的職位,跟隨中國IT界元老胡鋼等16人共同創業,創辦福建實達電腦公司(600734 SH)。
1994年,胡鋼和王晶等創業團隊二次創業,并創辦了第二家上市公司新大陸電腦(000997 SZ)。開創國內兩次白手起家創辦兩家上市公司的先河。
2003年,
兩次創業都受益于資本市場,于是,王晶格外關注我國的資本市場的發展。
2009年“兩會”,王晶帶來了一份從擴大內需、結構調整的高度推進證券市場發展的建議。3月初,在福建代表團的駐地廣西大廈,本報特約記者對王晶進行了專訪。
記者: 2008年A股指數創歷史最大年度跌幅,跌幅超過68%。滬深兩市流通市值縮水超過50%,總市值縮水超過60%。基金大面積深度虧損,中小投資者也虧損慘重。2008年股災發生的原因是什么?
王晶:一是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市場無法脫鉤。全球金融危機引發西方國家股市大跌,進而導致實體經濟衰退,使得中國經濟和市場無法幸免。國際市場的收縮給依賴對外貿易的中國經濟和中國市場帶來巨大沖擊。
二是中國經濟本身的調整。自從2002年以來,中國經濟進入了持續7年的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增長格局。在全球危機惡化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由于實施了緊縮的宏觀調控政策,內外緊縮相加,導致房地產和汽車需求明顯減弱,中國經濟增長率在第四季度回落到6.8%,進而帶動股市下行。這拖累了中國企業和上市公司贏利,導致盈利水平與盈利能力的整體下降。
三是股市供需關系失衡。2008年共有1246億股的大小非解禁,其中股改限售股943億股,新老劃斷后IPO限售股303億股。數據顯示,從2005年股改開始到2008年11月底,累計解禁1238億股,累計減持279億股。如果大小非全部流通,相當于目前股市規模的2倍。股市供需關系發生逆轉,直接引發下跌。
記者:這次股災對于中國經濟產生什么影響?
王晶:首先是財富負效應,導致居民財產性收入大幅減少,影響內需啟動。居民財產性收入減少,引發投資者對于未來經濟悲觀的預期和通貨緊縮預期,從而使得居民將股票資產轉變為現金,存入銀行。并且預期未來汽車、房地產和耐用消費品價格還會下跌,從而不愿意消費或者延遲消費。這給中國經濟的重新啟動和復蘇,帶來壓力。
第二是資本市場規模縮水,影響資源優化配置。由于中國資本市場在2008年受到重創,以前應該推出的改革和發展計劃全部推遲。如企業籌資計劃幾乎停止;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創業板的推出;股指期貨的推出;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和QFII,及外國優秀公司到A股上市;還有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等等。
舉一個例子,中國經濟的調整和企業升級需要一個強大完善的資本市場體系支持,但是中國市場僅有1700多家企業上市,大多數高新技術企業融資無門,主要原因在于創業板遲遲難以推出。2008年,A股市值大起大落,紙面財富膨脹后又消失,投資者陷入一種投機的游戲中,而資源并沒有分配給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上,使得資本市場對于促進中國企業升級轉型的作用并不大。
記者:目前美國、歐洲和日本經濟都已經進入衰退,中國經濟也受到負面影響,如何理解證券市場穩定發展對于中國經濟的現實意義?
王晶:我們首先是統一認識,做大做強資本市場,優化配置資源,促進內需擴大,有利于更好的推動中國經濟復蘇和轉型。
胡錦濤總書記要求今年經濟工作必須把握好擴內需、保增長和調結構的關系,并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我們應該從國家經濟戰略的高度來看待目前的中國資本市場。2008年中國經濟的總量已經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三,那么中國的資本市場也應該處于世界前列。強大完善的資本市場不僅有利于擴大內需,推動中國經濟復蘇,改善企業融資;同時有利于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高科技產業和企業的發展。
十七大報告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說法,資本市場是涉及投資金融領域最直接、最廣泛的場所,能夠為投資者提供增加創造財富的機會,要積極推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使廣大投資者公平、公正共享經濟增長的好處。而要做到這一點,應該建立健立一個強大完善的資本市場。為了啟動內需,需要提高民眾的財產性收入,股市的走強可以為住房和汽車消費提供動力。
同時,目前通縮來臨,消費不振,投資不足,銀行惜貸。建立一個強大完善的資本市場,擴大股市規模恢復投資者、企業和消費者信心的重要一環。在經濟蕭條來臨之前,樹立信心無比重要,如何樹立信心,需要最大程度的改變人們對經濟未來的預期,而股市是宏觀經濟的預期體現,股市走強,證明預期的改善和信心的樹立。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