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08年對于中國大多數企業而言,真是不輕松的一年。連續數年的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時代告一段落,經濟下降周期終于來臨。而正當中國企業因各種原因處境艱難的時候,金融危機不期而至并波及中國,其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逐漸顯現。在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環境下,企業的出路在何方?本刊就世界金融“風暴”背景下中國企業科技創新之路的話題,對話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新大陸集團總裁王晶。
金融危機既是“危”也是“機”
??《人民政壇》:自去年次貸危機爆發以來,美國金融危機已經演變成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今年許多中小制造企業破產倒閉。您是如何看待這場危機的?
??王晶:我認為,危機既是一種“危”,同時也是一種“機”。繁榮之下,沒有人會想到問題的所在,但是繁榮之后的危機和蕭條,能夠促使人們真正反思不足,并汲取教訓,修正體制和行為,尋找動力,繼續新一輪增長和繁榮。歷史上,任何一次大級別的金融和經濟危機之后,都誕生新技術革命和技術創新,科技創新將會帶領全球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和繁榮。
??《人民政壇》: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有什么教訓是應當汲取的?
??王晶:這次危機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示,就是要處理好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的關系。美國次貸風暴之所以會成為自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還是來自于過分的金融創新和過度發達的虛擬經濟,當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自娛自樂時,就會出現過分投機和金融泡沫,最終會損傷實體經濟和企業本身。所以虛擬經濟和金融創新,必須服務于實體經濟和企業經營,而不能成為一種金融投機的游戲。
??這在我國企業也有深刻的教訓,前兩年,中國股市從998點一兩年內一下子漲到6000點,資產凈值竟然超過GDP,出現了大量金融資產泡沫。我們許多企業耐不住寂寞,放棄了科技研發,放棄了打拼市場,推行多元化,把大量資源和時間投入到房地產和股市上,現在面臨巨大的損失,得不償失。不過,這一輪資產泡沫崩潰下來,我更深刻體會到企業只有把精力和資金投入到我們的技術創新上和主業拓展上,做好實業并處理好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才能避免金融資產泡沫崩潰的風險。
未來幾年是中國改寫歷史
超越自我的幾年
《人民政壇》:現在,世界各國政府在陸續出臺很多救市措施,但是市場依然十分低迷,甚至有人擔心會發生1929年那樣的大蕭條。對于這場危機的前景,您是怎么看的?
??王晶:我個人認為,本次全球金融危機可能不會超過1929年那次大危機,但最終將導致全球經濟衰退。2009年全球經濟將正式陷入蕭條,各國開始實施振興經濟的新經濟政策,同時開始聯絡協商,重構全球金融體系。到2010年左右,亞洲經濟,特別是中國經濟和印度經濟將率先走出危機,加快復蘇,隨后美國、日本經濟緩慢復蘇。在這場危機中,世界將呈現出多極化發展趨勢,美國經濟占全球比重將會縮小,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比重將增大,全球經濟體系將重新調整。中國率先復蘇的原因在于盡管金融危機沖擊外需,但是國內強大的內需保證了經濟的基本面不會發生變化,我國2萬億外匯儲備可以抵抗金融危機。
??《人民政壇》:這場危機對未來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有一個普遍的觀點,認為,這對中國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王晶:未來的幾年時間,對于中國經濟來說,雖然是一次調整、降溫,但更是一次改寫歷史,超越自我的幾年。我們可以總結過去30年發展的成就經驗,繼續創新和改革,站在新的起點上,推動下一個30年的經濟發展,不斷超越西方國家,最終成為一流強國。
??問題是,如何總結過去30年改革開放?如何尋找新增長動力?如何超越?
??在過去許多年中,中國一直在提倡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但是投資拉動、粗放增長的程度不減反增。2008年,國際和國內的不利形勢倒逼中國經濟轉型、中國企業升級。伴隨轉型,中國經濟可能進行“痛苦”的調整,這個調整可能比預期的還要長一些,但這是必須的。
??如果前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