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5-29 來源: 中國環境報 記者 班健 文雯
5月24日下午,記者從四川省環保局了解到一個緊急情況——“綿竹市、什邡市原有的醫療垃圾處置裝備出了故障,不能用,目前醫療垃圾只能每天長途運輸到綿陽處理。我們急需醫療垃圾處理設備。”得知消息后,本報迅速行動,多方聯系,提供多套方案讓前方選擇。5月26日,四川省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綿竹、什邡需要的醫療垃圾應急處理設施已確定采用貴州長城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捐助的產品,長城當天下午就能裝車,4臺垃圾焚燒爐將于5月27日、28日到達綿竹和什邡。
大家懸著的心終于可以暫時輕松一下了。
這是中國環境報和中華環保基金會聯合發出向災區捐助環保設備倡議后,發生的一個插曲。面對四川汶川大地震時,很多環保企業響應我們的號召,積極行動起來,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心愿,一定要急災區所急,為災區人民排憂解難。
5月19日,企業的熱情感染了我們
5月19日,全國哀悼日。人們沉浸在悲痛中。災難讓我們更堅強。舉國行動,中國環境報也行動起來,希望實實在在能為災區做些貢獻。經社領導研究,決定充分發揮中國環境報的媒體優勢,聯合中華環保基金會,向全國環保企業發出倡議,向災區捐助急需的環保設備。
上午10時左右,記者與四川省環保局城市處的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系。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已經開始對災區的污染源進行統計和摸底,全力保證飲用水水源安全和環境安全。
與此同時,記者馬上聯系了幾家業內規模比較大的環保公司。令記者感動的是,這些企業都表示出了積極參與的熱情。但對災區的情況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大多數環保企業主要還是以提供飲用水凈化設備為主。記者從福建新大陸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他們目前正在加班加點生產飲用水凈化設備。為了適應災區的條件,新大陸公司緊急購買了一臺價值30萬元的運輸車,用來裝載水質凈化設備。這臺價值70萬元的飲用水凈化車每天可以為6000人提供清潔的飲用水,將于5月 22日開赴災區。
下午13時,記者再次與四川省環保局取得聯系,得知了災區目前急需的環保設備。目前四川省13個重災縣區需要65臺日處理能力1噸左右的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裝置和65臺日處理生活污水180噸的小型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還需要飲用水消毒藥片,以及一體式膜處理飲水機、二氧化氯飲用水消毒設備等。
有了前方的需求,我們的捐助活動有了明確的目標和實質內容。僅一天的時間,企業響應我們的呼吁,就籌集了總價值100多萬元的凈水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