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3-11-7
本刊訊:(中國價值網消息)2013年11月1日,羅馬俱樂部秘書長一行攜帶最新研究報告《2052:未來40年的中國與世界》來到中國,重新深入地探討人類發展的重大問題,同時,展現新時代智庫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引領作用。建議中國民間的智庫,應如何學習國際智庫的成熟理念、運營模式和管理方法,在國際思想市場上形成競爭力和影響力,推動中國國家軟實力的增加。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出席了報告會及論壇對話。
現任羅馬俱樂部秘書長伊恩·約翰遜, 曾經擔任世界銀行副行長, 主管可持續發展事務。在經濟發展領域有超過三十年的工作經驗,早年作為經濟學者供職于英國政府部門,并曾在孟加拉國工作5年,主要負責與聯合國合作共同開展工作;曾服務于世界銀行長達26年,期間擔任過能源經濟研究學者、財務分析師等工作,后任世界銀行副行長, 主管可持續發展事務,同時擔任國際農業研究磋商小組(CGIAR)主席一職,并擔任多家國際性組織的顧問。
出席本次羅馬俱樂部報告會及論壇對話的智庫領域嘉賓、及企業家包括:羅馬俱樂部秘書長伊恩·約翰遜、世青創新中心理事長王則開、價值中國會創始會長林永青、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葉自成、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主任王憲磊、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牛華勇、經濟學家/劍平國際董事長黃劍平、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程國家、天則經濟研究所所長姚中秋、《財經》雜志高級觀察員兼副總經理張燕冬,以及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等重量級嘉賓。
羅馬俱樂部秘書長伊恩·約翰遜在發言中表示:40年前,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震撼了全世界。其主旨為:“如果人類不能減少生態足跡,地球的極限將在未來的一百年之內到來。”這本書掀起了觀念上的革命;40年后,羅馬俱樂部的新報告:“《2052》,它描繪了一個與我們如今的設想完全不同的未來。”
“通過聚合全球頂尖的科學家、經濟學家與未來學研究者,就經濟、能源、自然資源、氣候、食品、城市化、養老金等問題,我們對未來四十年進行了趨勢預測。好消息是,在能源效率方面我們將看到深刻的進步,我們會更多地關注人類福祉而不是人均收入的增長;但變化也許并不會如我們期望的一樣發生:最貧窮的20億人口仍然生活在窮困當中,失去控制的全球變暖也是可能出現的。”
同時,伊恩·約翰遜在發言中提醒與會者及更大范圍的網絡讀者,必須深刻地關注關乎地球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八個最重大問題。例如:在未來四十年中,人口數量將會達到多少?地球是否能承受得了這么多人的生存需求?下一代人是否愿意為這一代人的養老和債務買單?氣候與環境會不會一直惡化下去?西方式的民主能否解決人類面對的巨大問題?美國是否愿意將世界經濟的主導地位將如何過渡給中國?等等。他建議讀者認真思考《2052》中由眾多全球研究者所提出的重大問題、和答案建議。
伊恩·約翰遜最后表示,“我和我的同事都意識到:到2052年,比起西方諸強國,中國更能擔任世界拯救者的角色。其首要原因是更高效的政府。”
新大陸總裁王晶女士在發言中表示:“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不是繼承于我們的祖先,而是向我們的子孫借來的。中國的GDP已經位列世界第二,但是為什么我們并沒有得到與經濟總量相稱的肯定與尊重?除了外部的原因,我們更需要從自身找尋問題的答案。我們每一個都要增強憂患意識、創新意識和使命意識。”
王晶女士也從文化反思、文化重建入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思路: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因呼吁保護環境,愛護“大地母親”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中國《易經》的乾坤觀念中的“乾”就是天,是父親;“坤”就是地,是母親;早在宋朝時期,中國大儒張載就提出要以愛護母親的心情愛護大地。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美麗中國,強大富裕而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中國。可是到現在我們破壞大地、給母親毀容的事情卻觸目驚心又幾乎司空見慣。更嚴重的是,心靈的污染遠甚于環境本身,利他、敬畏、誠信缺失,道德底線每每被僭越。
王晶認為:從中國在世界的重要性而言,建設好“美麗中國”,也是對建設“美麗世界”的重大貢獻。僅有憂患、坐而論道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強化創新意識,重塑中國生態文明,在創新中國、生態中國、合作中國建設上知行合一。“生態文明不同于工業文明,工業文明更注重發揮資源的價值,最大化獲取物質成果;而生態文明則更強調人類要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要重塑生態文明,就要強調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文化倫理,講求可持續發展。”
結合自身的高科技企業的特點,王晶女士強調:中國的轉型的關鍵在于經濟社會發展更加依托科技、知識的力量而不是資源的力量。如果說農業文明是“黃色文明”,工業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態文明就是“綠色文明”。推進生態文明,就要以生態承載力為依據,靠創新驅動,靠低碳發展。這種發展需要持續創新、協同創新的支撐,用高科技的手段預防與化解經濟發展給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
據報道,羅馬俱樂部(clubofrome.org)是以全球問題為研究對象的獨立的非營利性國際學術組織。主要從事有關全球性問題的宣傳、預測和研究活動。其成員大多是關注人類未來的世界或各國的知名科學家、企業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教育家、國際組織高級公務員和政治家等。羅馬俱樂部于1972年發表的第一個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提出經濟增長不可能無限持續下去,預測世界性災難即將來臨,呼吁人們采取行動建立一個更公平、更理想的世界,在全世界引起了一場持續至今的廣泛討論。
圖:新大陸科技集團總裁王晶與羅馬俱樂部秘書長/原世界銀行副行長伊恩·約翰遜合影